近期市场上,“稀土永磁”板块异军突起,北方稀土、金力永磁等龙头股表现亮眼。这波行情的直接催化剂腾思控股,无疑是市场对中美新一轮博弈的预期升温。
稀土,真的能成为中国在贸易谈判中的“王牌”吗?其背后的投资逻辑又有哪些?
稀土:现代工业的“维生素”
稀土在现代工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,其中稀土永磁材料(钕铁硼)被誉为“磁王”,是当前磁性最强的永磁体,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、风力发电机、工业机器人、低空经济等现代高科技和绿色能源产业领域,是不可或缺的“工业维生素”。
中国“稀土王国”地位显著,据美国地质调查局(USGS)2024年数据,中国稀土储量占全球31%,位居世界第一,且承担全球约70%的稀土开采和90%的稀土永磁材料(尤其是高性能钕铁硼)加工生产,凭借“资源+技术+产能”的完整产业链优势,主导地位难以撼动。
美国作为稀土消费大国,本土开采和加工能力严重不足,超80%的稀土化合物和金属依赖进口,且主要来自中国,其国防、电动汽车、高端制造业等关键领域均高度依赖中国稀土供应。尽管美国及其盟友正尝试重启稀土项目,但受建设周期长、环保成本高、技术工人短缺及成本竞争等问题制约,短期内无法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。
综上,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,美国对中国稀土依赖度极高。在贸易谈判中,稀土确实是中国手中一张分量十足的“战略筹码”。市场近期对稀土板块的热捧,核心逻辑正是基于中美博弈加剧的背景下,稀土的战略价值将得到重估。
板块上涨的核心逻辑:政策+需求双轮驱动
1、政策:出口管制触发价格暴涨与供应链重构
政策调控下,中国稀土产业正在经历深度变革。2024年《稀土管理条例》的出台腾思控股,标志着中国稀土治理进入法治化新阶段。相关部门建立稀土产品追溯信息系统,打造覆盖全产业链的“透明之网”。
据报道,自4月中国宣布对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后,稀土金属价格在数周内达到了创纪录的高位。截至5月1日,欧洲镝价已自4月初以来上涨两倍,达到850美元/公斤;铽价从965美元/公斤上涨至3000美元/公斤,累计涨幅超210%。
稀土出口管制逾两月,海外车企(如美日)原料库存告急,倒逼中美贸易谈判释放缓和信号,政策调控下稀土战略资源属性显著强化。
2、需求:新能源汽车和人形机器人引爆增长点
抛开地缘博弈,稀土永磁产业自身正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。两大需求引擎——新能源汽车和人形机器人,将推动行业进入黄金发展期。
新能源汽车领域,中国设定了2025年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达1000万辆的目标。这一政策将大幅拉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,每辆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需消耗2-3公斤钕铁硼永磁体。
更引人注目的是人形机器人的爆发。特斯拉、FigureAI等企业计划2025年量产人形机器人,单台钕铁硼用量达2-4公斤。摩根士丹利研报指出,每个人形机器人平均需要约0.9公斤稀土金属。远期1亿台人形机器人规模将再造稀土永磁市场,带来35万吨增量需求。
其他领域,如工业自动化、医疗器械、航空航天等应用拓展,进一步推动需求增长。据预测,2024年全球稀土永磁市场规模约170亿美元,到2031年将达249.5亿美元,年复合增长率10.5%,中国继续占据主导地位。
三维度共振,全面看多这一方向
站在当前时点腾思控股,稀土永磁板块的投资逻辑已形成"政策红利-供需紧平衡-技术升级"的三维共振。
政策:出口管制和配额管理将成为常态,这种"国家战略资源"定位使得行业估值体系正在重构,从传统的"周期品"向"战略资源品"切换。
供需:龙头主导下的业绩高增验证。北方稀土、中国稀土等龙头企业凭借76%的轻稀土配额和100%的重稀土配额主导市场,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735%和扭亏为盈;中科三环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上涨113.66%;金力永磁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上涨57.85%;宁波韵升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8724.47%,扭亏为盈。
资金:机构重仓布局彰显赛道潜力。2025年一季报显示,包钢增持北方稀土至13.75亿股(增持3.24%),南方中证有色金属ETF增持至1200万股(增持13.61%)。中央汇金与社保基金连续三季度加仓稀土龙头,观点认为,机构布局力度堪比2016-2017年锂电池爆发前夜。
总结
当4月稀土永磁出口数据创下五年新低时,市场看到的是短期阵痛;如果深入分析海外库存、国内产能出清和新兴需求的爆发,看到的是一个正在崛起的黄金赛道。对于投资者而言,需在短期市场情绪波动中把握机遇,在长周期产业变革中分享红利,稀土永磁板块有望成为未来3-5年A股市场的“硬核”赛道。
博 览 财 经 ]article_adlist-->十年深耕政策研究为核心竞争力,提供多层次定制化财经资讯服务
独创资讯内容与IT开发相融合的高新技术企业
建成机构服务、个人平台、资产管理的金融证券综合服务商
]article_adlist-->扫码关注
博览财经
识别二维码,即可关注
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本资讯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据此入市,风险自担。
]article_adlist-->创新药再一次大爆发,还能上车吗?
]article_adlist-->中美展开下一轮贸易谈判,怎么看? ]article_adlist-->七星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